查看原文
其他

俗中有雅方言谜

林伦伦 林伦伦方言茶话 2021-10-24

潮汕地区是个著名的谜语之乡,春节将近,各地猜谜射虎的鼓点又要咚咚咚地敲起来,尤其是我的家乡澄海更为闹热,几乎村村有谜棚,人人能射虎。1999年,澄海就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灯谜艺术之乡;2000年,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,那可不是浪得虚名。

我这个长在谜乡的澄海小子,打小就喜欢谜语,尤其是方言谜语。但小时候没有想过:为什么会喜欢谜语?直到年近花甲,澄海谜家、韩师的校友王绵生老师要出版《潮汕风物谜》(黄河出版社,2014)找我写序,我才认真思考一下。我认为,制谜、猜谜至少有三大好处。

一是有益于培养开卷读书的兴趣。要猜谜、猜好谜,你就不得不去读书。我是生在“反右”之年、长在“文革”之时的无书可读年代之人,所幸读高小和中学的时候,是在有着冠山书院和文曲星庙的冠山乡度过的。那个时候,冠山乡每年春节期间都有猜谜语的民间娱乐活动,而且谜棚就搭在我家住的冠山学校大门前的球场上。大概由于无书可读、更无作业要做、精力过剩的缘故,我和我的小伙伴张伟强等喜欢扎堆儿在谜棚前跟着大人们凑热闹。我喜欢听猜谜者对谜语的解释,那猜中谜语的咚咚咚三声鼓声,无比悦耳。偶有字词之谜,我们也跟着起哄猜射,居然也偶有猜对的。奖品虽薄:无非一盒火柴、两颗糖果、或者一支香烟而已,但对我的读书欲望的激发之精神力量,却是巨大的。我对能猜出“《道德经》一句”、“《唐诗三百首》一句”、“《千家诗》一句”、“《千字文》一句”、“《红楼梦》诗词一句”等等的射虎高手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大家需知,那个年代,上面这些书我见都没见过,就甭说读了。而射虎英雄们居然个个饱读诗书、满腹经纶。如果用现在时尚的话讲,他们就是我当时的偶像,我就是他们的铁粉了。为了能多猜中一些谜语,我也开始从家中有藏书的同学那里借来旧书阅读。最入迷的是《水浒传》,把一百单八将的姓名、绰号(谜语叫“泊号”),甚至连其使用的武器都能倒背如流。1978年参加高考,我语文科得了高分,侥幸考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。我想,这竟是为猜谜而读书得到的意外收获,真的是开卷有益。而这种歪打正着的收获,改变了我和我家庭的命运!

二是有利于智商的开发。猜谜是一种“技术含量”颇高的活儿。您首先要懂得“谜格”等谜语制作和猜射的基础知识;其次必须有“脑筋急转弯”的急智,还得有各种知识横竖交错、互相联系的综合运用能力,尤其是那些运用潮语谐音、汉语同音字等方法制作出来的谜语,要猜中真的不容易。用潮汕话说,就是必须有“横窍”“斜窍”才行。我至今还记得,有一则谜语的制作水平是“相当的”高,其谜面就一个“漏”字,猜气象名词二、水利名词一、字一。尽管拆字谜是我的拿手把戏,但一个晚上就是猜不出来,急得我在谜棚前直挠腮。最后还是被外乡来的一位“过江龙”高手大叔猜中。其谜底是:下雨,多云,排水,层字。我真是佩服得恨不得立马就拜他为师,从此也记住了这则佳谜,至今不忘。

      

三是有利于身心健康。制谜和猜谜是一个“挖空心思”的过程,也是一个愉悦身心的过程。制作出一则佳谜,跟写出一首好诗、一篇好文章的愉快心情是一样的;而在人头攒动的谜棚前、在咚咚咚响的鼓声中猜中谜语、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时之心情,就更是美妙、快乐无比了。所以,我想,制谜猜谜的人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,因而也是最健康、最幸福的人。

小时候,最能给我带来快乐的是那些方言谜语。每当时间进入深夜,谜棚上剩下来的基本上都是难度比较大的谜语,场面开始慢慢冷清起来。每到这个时候,棚主自有好办法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,把气氛再次撺热起来。办法之一就是来上几则方言谜语,乡土味十足,还带点乡下人的狡黠和略带黄色那种的,把大家逗得跺脚捧腹,哈哈直乐。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几则,例如“老猪母相咬”,猜潮州俗语一(谜底是“食支嘴”);“政策保护和尚”,猜潮州俗语一(谜底是“留伊在奉佛”)等等。略带黄色的方言谜语,最受欢迎,因为会引发大家的某种想象,刺激荷尔蒙分泌。如谜底为牙刷的谜面竟然是:“支物四寸长[deng5],一头生毛一头光[geng1]……”。谜语作者故作神秘,具象、感性描写刷牙的过程,把猜谜者的思路引入歧途……。后来我主编《潮汕俗文化丛书》中的《潮汕方言谜语》(广东高教出版社,1997)一书,竟然发现这则谜语原来早已被杨小绿的《潮州俗谜》收录(香港潮书公司出版,1930年,丘玉麟作序)。

就是因为编著《潮汕方言谜语》一书,我还拜读了岭东凤城谢会心先生的《评注灯虎辨类》(1929年,见本文图2)一书,知道潮汕一带制谜猜谜风气之盛、水平之高是传承有序的。几年前,潮安谜家林里炯先生出版谜集《麻省谜萃》(潮州市老干部大学,2016年),我给他题写了一个对子相贺:“正窍倒窍横窍,窍窍相通;老年青年少年,年年欢笑。”(见本文图4)大致道出谜语雅俗共赏的特色也!


【延伸阅读】

1、乡村闲间轶事

2、若为化得身千亿,散向峰头望故乡 ——潮汕乡土文化教材编写的故事

3、吉隆坡茨厂街有间乡音馆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